2005年大学毕业后,愣头青成为了一名典型的“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前30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对于他来说,既是顺风顺水,又是随波逐流,因为他并不需要太多选择,只需要把眼前的事做好就行。2012年,这个30岁的愣头青加入了民盟。对于他来说依然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觉得加入民主党派挺“酷”的,也挺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挺安逸的。是的,这个愣头青大学毕业到机关参加工作的时候,并不像很多刚刚踏出校门的同学那样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本身是个喜欢安逸的人,沉浸于机关的工作状态并且乐在其中。如果说三国时的诸葛亮曾有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么对于当时的愣头青来说,他的名言则是:要淡泊不要明志、要宁静不要致远。
但加入民盟却让这个愣头青原本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的生活状态有了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在盟内,他认识了一些人,这些身份同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的伙伴,有的是行业内的权威、有的是奋发有为的同龄人、有的是具有家国情怀的热心人。愣头青还意外地发现,以前很多认识的人也是盟员,比如大学的某位老师,以前的某位领导。这些前辈盟员用自身的言行让愣头青知道了什么叫做对社会的责任和身为盟员的担当。愣头青原本“只想摸鱼”的心态有了变化,他开始审视当时“年纪轻轻却已没有梦想”的状态,并在审视完后感到羞愧而奋发。
第二个变化是愣头青开始从事一些公益性的活动。这对于一名“死宅”来说,真是破天荒的事情,要知道他以前日常“两点一线”的活动轨迹不超过一公里。而入盟伊始,他就跟着支部去高速路口给入市车辆送车内垃圾桶,倡议“不要往车外扔垃圾”;后来,他去社区开展迎新春和文明城区建设活动;再后来,他跟着前辈盟员上山下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监督;这两年每年去参加市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慰问一线人员的活动。
第三个变化是愣头青开始参加各类民盟组织的主题活动。2013年,他参加由民盟舟山市委会组织的“贯彻同心思想、知盟兴盟、四干兴舟”主题演讲比赛,演讲《传承梦想、共建新区》获第二名并代表市委会参加全省比赛。2014年,他作为定海区支部代表,参加市委会组织的“学盟章、读盟史”知识竞赛获一等奖,并作为市委会代表团成员参加全省比赛。2013年、2018年两次参与全市“五一口号”发布纪念演出,2017年参与舟山民盟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演出。
第四个变化是愣头青慢慢发现了自身的价值,2012年入盟后,他成为了所在支部参政议政工作的主力。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主笔撰写了支部多件集体提案。2013年,他撰写了两篇集体提案,其中一篇作为大会发言材料,获得区委书记和区长批示,甚至区委书记亲自找他听取某个提案的具体情况。2014年,他又再接再厉,撰写了4篇集体提案。2017年,他被市政协聘为“特约信息员”,撰写的多篇信息获市领导批示,并被市政协评为“优秀特约信息员”。自己的声音能被那么多人听到且能得到如此的重视,这是愣头青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随着入盟时间的增长和个人的成长,愣头青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断增强。比如,愣头青开始认真研读民盟的历史,这让他的自豪感爆棚,他发现民盟是个充满活力和梦想的政党,并且这种梦想的传承由来已久,许多民盟先辈在争取民主解放、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建立了令人瞩目的不朽功勋。又比如,愣头青开始关注时事政治,不怎么爱读书的他居然会喜欢去通读每年的全国、全省、全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本职工作,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再比如,以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愣头青居然开始关心身边的社情民意,看到身边事都会想着“这是什么”“这合理吗”“怎么样才能更合理呢”,所以,他经常撰写社情民意,甚至给自己立下了“每月一篇社情民意”的flag。
于是,加入民盟彻底“打乱”了愣头青原本的生活、工作节奏,他开始关心身边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也愿意积极发出自己的“风声雨声建议声”。他开始远离自小热衷的宅生活,游戏玩的少了,思考的时间多了,动漫也看的少了,有用的知识看的多了。他的家人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虽然妻子从以前抱怨他“总玩游戏看动漫”改成了抱怨“总不在家往外跑”,但对于慢慢成熟的愣头青也是投以赞许的目光。
加入民盟后的点滴汇聚,最后使得愣头青的人生不断充实了起来,在盟内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入盟这些年来,他多次获得省、市、区先进盟员、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等称号。经组织推荐和培养,愣头青成为了市政协特约信息员、市发改委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民盟舟山市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也在支部内历任组织委员、副主委等职务。2020年6月,经支部大会选举,愣头青成为了一名支部主委,这使得他从一名跟随者转变为了一名带领者。此时,愣头青也告别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即将步入不惑的年龄。他所在的支部连续五年在民盟市委会考核中名列榜首,先后被评为民盟省委会“双十佳支部”、市委统战部“五星支部”,2020年更是被民盟中央评为“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愣头青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大责任,履职半年来,在支部其他委员的共同帮助和努力下,他积极组织盟务活动、撰写信息,还带着盟员开展专题调研,与其他优秀基层组织交流经验。虽然与自己“安逸”的“初心”渐行渐远,也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基层组织负责人的辛苦,但看着支部工作走上正轨、取得佳绩,履职半年来,愣头青“痛并快乐着”。
对,这个愣头青就是我,算起来,如今我加入民盟已经8年了。8年里,我在民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得到了成长,收获了人生宝贵的经验,更获得过热心盟员、省市领导的帮助;厥渍8年的经历,对于我来说真的非常奇妙。8年前,我生活、工作的圈子小的可怜,也满足于自身温水煮青蛙一般的日常;而8年后,在民盟这个大舞台,我不断发现自己的各种可能,也挖掘出自己的更多潜能。
如今,盟员的身份依然在扩展我的视野,增加着我人生的厚度,丰富着我人生的经历。回过头想起当时入盟的情景,虽然青涩、懵懂,但似乎真有一种冥冥中的牵引,让我加入这个伟大的组织。而经过这8年的经历和成长,更使得当年愣头青的我坚信,此生无悔入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