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品茶联系方式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100块钱上门服务电话号码,附近300元3小时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盟 >> 钱江文澜 >> 游记
初冬访童村
2021/02/20 作者:石火明

  庚子年冬月初六,趁着冬日的暖阳,我们海盐民盟盟员一行8人前往宁波市鄞州区开展“走基地,悟初心”学习教育活动,参观位于鄞州区塘溪镇童村的童第周故居。

  塘溪镇地处鄞州东南部,东邻咸祥镇,南毗奉化市,西连横溪镇,北枕东钱湖,距宁波市30公里。塘溪镇区位独特,有山有水还有人文景观。雁村是塘溪镇最边缘的一个小山村,位于梅溪水库源头,白岩山脚。顺雁村溪流而下,先是上周村,是昆虫学家周尧故居所在;再是梅溪水库边的童村,是生物学家童第周故居所在;再下去是梅溪水库坝脚下沙村,是书法家沙孟海故居所在。

  童村原名“童家岙”,位于堇山脚下,梅溪水库上游,原归属于鄞县东乡。童村建村历史悠久,童氏是塘溪最早定居的氏族。唐德宗贞元年间,官苏州驾童晏、僧王子童森,为避乱自嘉兴府迁居于此地,成为赤堇的开山始祖,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全村人口以“童”姓为主。

  我们的车子经过塘溪镇,沿着童雁线上行,穿过梅溪隧道,绕过梅溪水库,就到达童村了。童村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宜人,英才辈出。20世纪,童村出现了以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代表的70多位教授或教授级人物,成为遐迩闻名的“教授村”。全村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由原童村、象峰、新勇三个自然村撤并而成。村中民房依山而建,梅溪水源穿村而过。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童家岙(童村),他家的老房子是一幢二进七开间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系清代晚期所建,建筑面积大约350平方米,是一幢典型的江南水乡四合院形式的民居。在溪水的路边开着一个高高的门楼。童第周在此度过了16个春秋,也就是他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内保留着陈旧的凉床、书写台、座椅等童第周小时候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现在村里将童第周故居修缮开辟为小型的博物馆。

  童第周故居管理员童刚毅师傅告诉我们,整个童村将近700户人家,现在有2000多人口。

  童第周是我国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用一生践行了“愿效老牛,为国捐躯”的爱国宣言。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在童第周故居,我们仔细参观展览。一份份珍贵的史料,向人们诉说着民盟先贤荡气回肠的爱国故事;一张张感人的图片,传递着民盟先贤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革命追求,让我们深深为之动容。1952年8月30日,51岁的童第周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用余生为国家富强、为科学发展矢志不渝的奋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民盟人的爱国情怀。童第周入盟的时候,他的夫人叶毓芬早已经是民盟小组的负责人,他们这对民盟伉俪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了基础。

  童第周故居于2011年1月列入浙江省文物;さノ,2013年1月成为宁波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7月由民盟浙江省委员会挂牌盟员传统教育基地。

  2020年10月30日,童第周故居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鄞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为基地揭牌。这样,全国民盟组织又多了一处接受民盟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参观童第周故居之后,童刚毅师傅领着我们沿着村道往上面兜了一圈,大多数是老房子,不少老房子里还住着老人。我们见到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她坐在太阳底下的小凳上吃红薯饭,旁边的小凳上放着半碗芋艿;褂幸晃102岁的老奶奶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精神矍铄,神态安详。

  童村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利用“教授村”和“长寿村”两张历史人文名片,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具有童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浙江民盟
专 栏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18楼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912
浙ICP备 05000315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电话:0571-853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