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硕士,现任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台州呼吸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台州呼吸介入学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呼吸内镜联盟成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医务人员义无反顾,一路向“北”,奔赴战场。二月十九日,付海卫在亲人和同事的目送下踏上了援鄂的征程。
疫情爆发初期,付海卫第一时间申请参加台州市一医发热门诊,筛查疑似新冠患者并对其进行各项检查。第一个全夜班,整个晚上都在接诊患者,一共诊治了八十多个发热患者,非常忙碌,连上厕所都很不方便,一整夜下来非常疲惫,短暂休息后还要回十八病区查房,确保病房患者诊疗正常进行。第二个夜班时,付海卫如往常般前往发热门诊值班,上班后,他觉得自己身体不适,领导们知道后都很关心,张蓉映主任主动要替他值下半夜,他还不愿意换岗,最后领导强行让他回去休息。
这些年来,付海卫负责十八病区呼吸病房的整个医疗工作,他把宝贵时间都留给了病人,365天几乎每天都到病房查房,他说:“不到病房看看病人就感觉不放心”。面对付海卫的细心照料,病人同样也牵挂着他,出院后还常;乩纯赐。付海卫在春节前两个月连续收到了患者赠送的三面锦旗。
回想2003年非典肆虐,刚毕业一年的付海卫主动申请参加抗击非典,多年后的今天,他又主动请缨驰援湖北再战新冠,他说:“凭借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应战非典总结出来的经验,应战新冠肺炎,更加义不容辞”。
2月19日,付海卫随台州援鄂医疗队顺利抵达荆门,为了打好这场防卫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医疗团队马上成立了医疗小组,小组间进行诊疗规范的讨论,再统一制定治疗方案。付海卫提出要打胜这场战役,首先要深入了解病例,分析每个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用药及治疗情况,为之后的规范诊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付海卫带领三人组成的第四医疗小组,开始了艰难的抗疫之路,虽然在舱内工作时间只有四小时,但是三层防护服,两层口罩,再加上防护眼罩容易起雾,以致于视野很差,在舱内上班期间很是吃力,常;岣械胶粑,汗流浃背。
刚到荆门的第一个班是后夜班,上班时间是凌晨四点到上午八点,付海卫医疗小组入舱接班发现,一名意识状态不佳的患者,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医疗小组立即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病情没有好转,患者逐渐处于昏迷状态,于是他们紧急呼叫麻醉科小组进行气管插管。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后,患者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意识也逐渐好转。虽然患者生命体征趋向平稳,付海卫依然放不下悬着的心:“患者脱离了危险,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仍不能懈怠”。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新冠肺炎的病人突然很躁动,这个病人有尿毒症,呼吸衰竭,在做血液透析。当时患者想拉掉透析管道,还一直喊着要吃东西,要回家,要见家里人。付海卫医疗组轮流劝说他,并且给他找吃的,打电话给他家里人,和他家人一起疏导患者,最后这个患者的情绪终于慢慢稳定了下来。过了很久他还一直在那感谢台州医疗团队。
忙碌了四小时,付海卫才意识到自己的衣服全湿透了,连眼罩里也都是水,但是看到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他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诊疗过程中,付海卫细心地观察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积极进行对症处理,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面对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他常常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他说:“长时间的治疗,患者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他们当做家人,关爱给他们”。之后的日子里,他和同事们经常给患者们带一些水果和面包,还和他们一起话家常,看着患者露出喜悦的笑容,他深感欣慰。
牢记初心,不负韶华
援鄂二十余日,这些天,付海卫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新冠肺炎展开的。休息的时候,跟家人视频,想起自己以前为了更好的诊疗,经常待在医院,时间久了,常常忽略了家人?醋湃战コご蟮呐,付海卫想起自己已很久没有陪她学习。又想到远在他乡的父母,自己已两年多没有回陕西老家看望,以前即使回去也只待两三天,每次看着父母苍老的脸庞,他内心倍感愧疚,但是面对父母一直以来无理由的支持,和妻子女儿对他的鼓励,他就充满力量。
马知路遥而不辍其行,人知任重而不忘初心。付海卫说:“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希望是你们手中的盾牌,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你们竖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来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