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之江外语实验学校
学校创办于1993年9月,由民盟杭州市委主办,地处文一路西隅,现校园总面积约11亩,有2幢四层楼的教学大楼和办公用房,还有塑胶跑道的操场和篮球场。2003年,学校将投资2000万新建生活大楼,改善学生寄宿条件。
学校现已初具规模,是规范办学的一所完小,1—6年级共有12个班,在校学生518人,每年招生两个班。办学至今,毕业生已有281人,每年向上一级学校输送2个班的毕业生,受到接收学校的好评。
学校以双语教学为特色,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英语,强化听、说、读、写的训练,把表演、游戏、情趣对话等灵活教学引进课堂,师生配合默契,对话风趣幽默,六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达中学初二水准。学;棺鹬匮鲂,注重教育人性化,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长。
学校办学设施日趋完备,设有语音室、电脑室、形体室、健身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每个教室配齐了四机一幕的电化教学设备,安装有闭路电视,全校电脑联网,学生宿舍安装了冷暖空调以及专用灭菌设施。
学校前身为“之江函授大学附属小学”,朱淑英为校长,是一所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学校租用翠苑二小一个楼层,五间教室作为教育场地,1993年只招收小学一年级一个班,48名学生。1994年下半年起,学校成立了董事会,由天河公司陈锦昇任董事长、盟市委主委李明法任名誉董事长,拟定了《杭州市之江外语实验学校办学章程》。
从1996年7月至1999年年底,是学校稳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新校落成,二是形成了完全小学,三是教师结构优化。
1996年9月新校建成,投资506万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
1999年,学校一至六年级配套成龙,完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办学体系,并在1999年7月第一届毕业生进入中学。从此,学校形成了年年招收新生,年年有毕业生的正规办学体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工队伍也不断壮大,到2002年9月,全校教职员工74人,其中党员8人,团员12人,教师为3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6人,年轻教师17人,占全校教师51%,有大专、本科学历的12人。为了解除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从1999年起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现学校资产达180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50万元。
2000年开始,学校办学基础已经打好,进入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阶段。在教学上,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全校教师拓宽教学思路,以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科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学!缎⊙в⒂锝萄Х椒ǖ难芯俊繁涣腥胧屑犊翁,《小学语文低年级说话能力的培养》被列入区级课题,不少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教师过硬,设施到位,管理有序,使学校教学环境大为改善,教学质量大为提高。例如2002届毕业生,2名报考杭州外国语学校,测试成绩都很好,其中徐瑞元同学被正式录取。学校第一届毕业生,2003年正值初中毕业报考高中,其中在杭就读的39名学生,有14人考入杭二中等重点中学,达36%。
在文体活动中,学校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铜管乐队,近年又得到了充实和提高,队员有90人。学校有18个兴趣小组,为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在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区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如由17个国家参加的第二、三届国际少儿“雾淞杯”美术书法大赛中,学校学生获得了5个金奖、8个银奖、7个铜奖;2002年西湖区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学校参赛16个节目,结果11个节目获奖,其中3个节目荣获一等奖;在全国第七届数学华罗庚金杯赛中,学校沈琦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2000年9月份杭州电视台组织的小学英语口语现场比赛,学校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浙江大学师资培训中心从1999年开始,每年组织的全国英语精品课展示,都邀请我校师生作临场示范表演,受到全国各地的英语教师交口称赞;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学校被评为区、市体育达标优秀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良好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曾被浙江日报、省消费者协会和省质量万里行等6家单位评为“1999年浙江省公众形象优秀学!;在2001年西博会期间,被西博会推荐为全省十大优秀民办学校之一,并在浙江经济报上以“学生称心,家长放心”为题,介绍了学校办学经验;在2002年西博会期间,被推荐为浙江省优秀办学示范学校。学校还先后被评为西湖区安全文明单位、治安文明单位和卫生先进学校。